标题:2023版工伤认定流程与赔偿标准详解
2023年1月17日上午10点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的新闻,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283元。这一数据对工伤职工的待遇,尤其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产生了直接影响。
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和相关规定,工伤认定与赔偿涉及多个环节,以下是对这些流程与标准的详细梳理:
一、申请时限
- 用人单位一方的申请时限:事故发生或职业病诊断后30日内,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。
- 劳动者一方的申请时限: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申请的,劳动者或亲属、工会可在一年内直接申请。
- 超过1年申请期限的特别规定:由于非个人原因超期的,被耽误的时间不计入申请期限内。
二、申请材料
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以下材料:
- 《工伤认定申请表》
- 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证明
- 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
三、受理与决定
-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收到材料后1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。
- 材料不完整的,应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补正。
- 受理后的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,特殊情况可延长至90日。
四、工伤认定前提
通常工伤认定以劳动关系为前提,但在违法转包、分包等情况下,用工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可能不以劳动关系为前提。
五、工伤待遇计算标准
-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:根据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,标准从几个月到二十几个月不等。
- 伤残津贴:1-4级伤残按月支付,5-6级伤残在难以安排工作时支付。
-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:标准因地区而异,通常为本人工资的一定倍数。
- 停工留薪期工资: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,由单位按月支付。
- 护理费: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,由单位负责,未安排护理的需支付护理费。
- 住院伙食补助费、交通费、食宿费: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,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。
- 医疗费: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等标准,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。
- 辅助器具费:符合规定的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。
- 工伤复发待遇:工伤职工复发需治疗的,享受工伤医疗费等。
- 因工死亡待遇: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、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。
六、不服工伤认定结论的处理
职工或亲属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,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。
本梳理仅供参考,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和政策变化而调整,请根据实际情况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专业律师。
(原文有删减与补充)
来源:劳动法库
转载请注明来自杭州裕僖礼品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2023版:工伤认定流程及赔偿标准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