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,悟出一首绝美之作,入选课本

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,悟出一首绝美之作,入选课本

姚清水 2024-12-04 百科资讯 501 次浏览 0个评论

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,悟出一首绝美之作,入选课本

标题: 杨万里《舟过安仁》:65岁老诗人与两个调皮孩子的奇妙邂逅,千古佳作入选课本

内容: 在两宋文坛中,诚斋先生杨万里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他不仅是一个高产的文人,传言其创作过四万多首诗作,现存世的两万多首,数量几乎与《全唐诗》的半本相媲美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他是一位极有个性的文人,他的诗风在两宋中独树一帜。

当我们提及杨万里的诗作,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,如《小池》中的“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”、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中的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和《宿新市徐公店》中的“儿童急走追黄蝶,飞入菜花无处寻”。这些诗作不仅生动有趣,而且每首都曾入选课本,足见其作品的接地气与受欢迎程度。

本期我们要分享的是杨万里晚年的一首经典之作——《舟过安仁》。当时65岁的他辞官归乡,乘船路过江西安仁县时,偶遇两个调皮的小孩,这两个孩子的举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。全诗仅有28个字,无一生僻字,却成为了千古名作,同样入选了小学课本。

《舟过安仁》 南宋.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,收篙停棹坐船中。 怪生无雨都张伞,不是遮头是使风。

和杨万里的许多诗作一样,这首诗风格清新,通篇描写孩子的动作,没有发表任何议论,但老诗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却早已融入其中。前两句中,两个调皮的孩子成功引起了诗人的注意,他们坐在船中,收起划船的竹竿,只是坐着,不知道想做些什么。后两句中,两个小童果然有了动静,他们一直在等风。明明没有下雨,他们却撑起了伞,不是为了遮阳,而是把伞当成风帆来用了。

别看这首诗没有生僻字,读来也明白如话,但它却体现了杨万里极高的诗文造诣。诗人很讲究字句的布局,前两句设下疑问,第三句再次设疑,最后一句抛出答案,令人眼前一亮。同时,对瞬间发生的动作的把握,诗人做到了精准。

读杨万里的作品,总是能用最简单的语言,让我们领略到最动人的诗情画意。他总能从儿童细微的动作中,发现生活的美好。这也是《舟过安仁》能流传至今,并入选课本的原因。

其实,千年文坛中,写这类儿童诗的诗人不少,但杨万里为何能脱颖而出?除了极强的文字功底外,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。他总是能在儿童极细微的动作中,发现生活的美好。这样的诗,大家还知道哪些?欢迎讨论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杭州裕僖礼品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,悟出一首绝美之作,入选课本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