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七十五:狗尾续貂

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七十五:狗尾续貂

田子源 2024-12-14 百科资讯 550 次浏览 0个评论
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七十五:狗尾续貂

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七十五:狗尾续貂

“狗尾续貂”这个成语,最初的含义类似于“滥竽充数”,都表示以次充好的意味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含义有所变化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更多地指代以坏续好,前后不相称。这一成语的形成,与西晋时期洛阳城内的皇位争夺的“八王之乱”密切相关。

西晋初期,晋武帝司马炎吸取了曹魏灭亡的教训,认为分封同姓的宗室为王可以稳固皇权。于是,他在公元256年将同宗子弟27人封为王,并以郡建国。之后,又不断扩大了宗室诸王的权力,赋予他们任命官员、收取租税的权利,甚至允许他们拥有军队。这种制度在理论上是为了在皇位出现危机时,这些诸侯能够出兵勤王,保证司马氏家族的统治。

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七十五:狗尾续貂

然而,这种制度的实施却导致了西晋在极短时间内走向灭亡。晋武帝去世后,面对朝内外戚专权的混乱局面,各诸侯纷纷扩军,引发了长达16年的“八王之乱”。

在“狗尾续貂”这个成语背后,有一个与赵王司马伦相关的故事。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,曹魏时期被封为东安子,做了谏议大夫。但司马伦才能平庸,见识浅薄。晋武帝即位后,封他为琅琊郡王。后来,因盗窃御裘而被赦免,并任命为东中郎将、宣威将军。咸宁年间,晋武帝又封他为赵王,并升为平北将军。元康初年(公元291年),晋惠帝任命他为征西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镇守关中。然而,就在这一年,“八王之乱”爆发。

司马伦在边镇执政和用兵都不行,激起了氐族羌族的反抗,被征召回京师。之后,他与贾后和楚王玮合谋,发动禁卫军政变,废除了贾后,开始了血腥的屠杀。在这个过程中,许多朝内忠于职守的大臣被杀害,甚至包括一些与司马伦有私怨的人。

司马伦称帝后,大赦天下,选定的年号为建始。他滥封官爵,甚至将太学里的太学生任命为官吏,参与篡位的人都封官加爵,连奴仆、走卒也不例外。据说他一共册封了数千人。由于貂尾珍贵稀少,只能供大官使用,而司马伦滥封官的结果是,洛阳城里的貂尾没有了,只好用狗尾巴冒充。当时的民谣称:“貂不足,狗尾续。”每次上朝,看上去貂蝉锦帽,济济一堂,实际却是奸佞之徒满座,却找不到一个治国之才。

司马伦的这种乱国之才,确实称得上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狗尾续貂这一成语,不仅反映了西晋时期的政治混乱,也象征着以次充好的恶劣风气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杭州裕僖礼品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七十五:狗尾续貂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