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润色:
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接触到了关于《梵高传》的读后感言,从此对梵高的作品和情绪状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那么,什么是双相障碍?是否得了这种病,就可能成为一名像梵高一样伟大的艺术天才?日常生活中,我们如何识别它的“蛛丝马迹”?
了解双相障碍
双相障碍并非所谓的“天才病”,它包括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,发病时会伴有认知、行为、心理、生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改变,患病率为1.3%~2.6%。其病程复杂,首发常以抑郁为主,数次抑郁发作后,才出现躁狂发作。60%的患者曾被诊断为抑郁症。目前研究认为,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。
患者躁狂发作时,通常会感觉“停不下来”,出现以下表现:
患者抑郁发作时,往往会感觉“动不起来”,出现以下表现:
有的患者除了心情不好,还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感,如腰疼、背疼、肚子疼等,但到医院检查后,身体各项指标都显示没有问题。严重时,患者会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,希望以此摆脱这无尽的黑暗。
科学治疗,享受人生
双相障碍听起来有些可怕,但大部分患者经过及时、系统的治疗,都可以过上正常生活。目前的治疗注重三大原则:综合原则、长期原则、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。
综合原则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,如精神药物、物理治疗、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,以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依从性。
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,实现与病共存,提高生活质量。
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,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,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,减少疾病复发。
药物治疗包括心境稳定剂、抗精神病药物、抗抑郁药物治疗,仍是目前治疗双相障碍的主要方法。患者症状相对较轻时,可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。症状严重如出现冲动、攻击、自伤、自杀时,可采用药物联合无抽搐电痉挛治疗。
积极的体育运动,健康的睡眠和饮食习惯,与朋友和家人保持紧密联系等,都是促进疾病康复的有利条件。
如果发现自己或其他人出现持续一段时间(1~2周)的双相障碍症状,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,经专科医生评估后接受系统治疗。
来源:《大众健康》杂志
作者:北京回龙观医院 张立刚
审核: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
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王绍礼
策划:吴卫红 余运西
编辑:李君
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双相障碍,并为您提供有效的识别和治疗方法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杭州裕僖礼品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读懂双相障碍(内附小测试)| 科普时间 》